团风县上巴河小学 易晓琴
小学班级管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笔者从立德树人视角入手,探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,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。
【资料图】
做好管理育人,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
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,要立足于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,突出管理育人,将立德树人理念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结合,科学、有效引导小学生的学习、成长及发展。
融入立德树人理念,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观,注重由“一元”管理向多元管理方面转变。在班级管理中,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。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,通过融入立德树人理念,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品质,保护学生权利的同时,加强培育小学生的正确价值观。
注重将德育管理和智育管理摆在同等的位置,引导小学生既要好好学习,又要好好做人。例如,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时,教师可以借助主题班会活动,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。在少先队队日活动中,开展“知党史,感党恩”主题教育,学习革命先烈精神品质,保持积极进取、刻苦奋斗的学习状态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。
做好制度建设,发挥制度育人功能
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,教师要注重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当中。以制度建设推进立德树人理念融入,让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、全面地开展。
以柔性化的管理制度,有效结合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,以此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在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时,教师要注重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,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,对小学生做好循序渐进的引导,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,使立德树人理念有效地渗透于班级管理工作中,促进小学生全面进步。
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建设,引导小学生进行相互讨论、交流,共同商议班级管理工作。通过强化制度建设,让小学生形成规则意识,为小学生更加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。例如,在制度建设时,教师可以与小学生进行互动,联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,引导小学生商议管理制度建设。通过让小学生参与其中,使小学生对管理制度予以遵守,以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,为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做好活动育人,增强德育体验感
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,教师要注重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班级管理活动中,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积极影响,并使小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感,以深化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及质量。
推进活动育人工作,教师要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,注重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综合能力。在活动育人中,注重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,使德育活动与班级管理活动有效结合,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化、人性化的引导。例如,在开展德育过程中,教师要从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入视角入手,注重联系节日活动,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引导。如端午节,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搜集端午节的相关信息,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。
通过融入优秀传统文化,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,使小学生在良好的节日氛围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,对小学生的价值理念进行引导,以增强小学生德育体验感,促进小学生素养发展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