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国内 >

全球新资讯:洗白「性工作者」?我不这么看

时间:2023-03-02 06:08:56       来源:电影爬虫

都说港片已死,其实日本电影也在死亡,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。

准确地说,是日本真人电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阶段,国际电影节有大导能拿奖,但国内票房却怎么都拼不过动画片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曾经的岛国电影照耀整个世界,包括好莱坞在内都以日本电影为明灯。

我们震惊于黑泽明《罗生门》故事的巧思,触碰小津安二郎在《东京物语》里的细腻,迷醉于沟口健儿《西鹤一代女》中女性的志气,沉浸在成濑巳喜男《稻妻》所呈现的真实与朴素······

成濑巳喜男《稻妻》剧照

一位又一位电影大师的出现,一次又一次刷新着观众对电影的认知。

对艺术探索的无限追求,形式上的创新、题材上的多元乃至镜头给予观众的冲击力等等,没有人会怀疑日本电影黄金时代对整个电影史的影响。

九十年代那场危机,影响的又岂是日本的经济?在我有限的认知里,常将日漫文化的崛起与那场泡沫挂钩,现实的摧残让国民更多将希望寄托于二次元的世界。

看看如今的日本电影,尽是动画与漫改真人,真正还能聚焦日本国民生活以现实为笔触的导演,屈指可数。

即便是枝裕和、黑泽清、河濑直美还偶有佳作,但从现实考量出发,几个老前辈还能拍多少年呢?新生代大众熟知认可的有滨口龙介,可独木又岂能阻挡大厦将倾。

滨口龙介《夜以继日》剧照

这样的情况下,最近的几部日本电影倒真是给了我不少惊喜,一部是《惠子,凝视》,我们后面有机会再写,另一部就是我今天说的这部《千寻小姐》。

坦白讲它称得上是一部低配版《小偷家族》,甚至连影片海报都是对是枝裕和作品《幻之光》的致敬。

左《千寻小姐》 右《幻之光》

换句话说,《千寻小姐》里是枝裕和的味道很浓。

不同的是,是枝裕和极端,以少见的社会角色让观众去思考现实中普遍问题的本质。而《千寻小姐》的导演今泉力哉所瞄准的对象则更趋于普通,是我们每个人身边都能接触到的角色。

相同的是,他们的作品都给予了被现实压到喘不过气的人们一份温情,于残酷中探寻美好。

《千寻小姐》的主演是有村架纯,日本当前炙手可热的女星之一,喜欢她的影迷朋友都亲切地称她为“村花”,最知名的代表作大概是曾在国内上映过的《垫底辣妹》了。

纵观整部影片,作为女主的千寻“串”起故事,而非“撑”起故事。

她以一个前风俗店小姐,现便当店收银员的身份,治愈着遇到的每一个人,你可以认为这是一部群像戏。

所以我们便可将影片从角色主体划分,分成两部分看待。一部分是千寻本人,另一部分则是千寻治愈过的那些角色。

先聊前者。

千寻其实是女主角在做风俗店小姐时的化名,她的真名叫做绫。

千寻是她小时候遇到了一个风俗店小姐的名字。

绫小的时候,某天晚上坐在台阶前吃着自己做的饭团,远处一个风俗小姐闲暇之余走过来和她搭讪,还尝了她的饭团夸她做的不错。

之后两人又并行了一段路,大抵是女人送小女孩回家。

分别之际,女人给到小女孩一张名片,原来她是风俗店小姐,花叫千寻。儿时的这段记忆,让绫在长大后做风俗小姐时,也给自己起名千寻。

我们可以通过几场戏来分析千寻,也就是绫的生活背景。

其一,小女孩很晚了自己一个人坐在离家不近的台阶上吃着自己做的饭团。

其二,长大后绫接到一个电话,是她母亲去世的消息,她对此毫无感觉,甚至连葬礼都不愿出席。

尤其千寻送绫回家的那个夜晚,绫多次犹豫着想拉千寻的手却最终还是忍住了,足可见她内心对亲情或者说温暖的渴望与卑微。

几场戏将她亲情的缺失淋漓尽显。

可贵的是,畸形环境下长大的千寻却成长为一个如此良善之人,不吝对遇见的每个人以最大的善意,乃至于一只蚂蚁遭遇困局,她看见了都会施以援手。

对她进入风俗行业这件事,导演并没用太多笔墨去着笔,只用一场简单戏,将原因归咎于现实所迫。

更多呈现的,是千寻对自己这段经历的坦荡。做收银员时,可以大方和食客们开黄腔。对之前的风俗店同事、店长,也毫不避讳。

有着那样一个家庭,做了风俗店的小姐,却还能如太阳一般坦荡并为周围人带去暖意。

也是因此,有很多道德感比较高的观众看完影片后,认为导演是在美化风俗店小姐,是在“洗白”性工作者,给影片打低分。

我倒觉得不必上纲上线,千寻小姐是电影中的角色,并不会去考公务员,也不会去评选道德标兵,导演更想呈现的是她特殊身份之外的普通一面,想要挖掘她与平常女孩一样都有的丰富内心世界。

没有用猎奇地手法更多地去展现千寻过往的经历,也是导演的一种表达,过往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现在。

影片中,导演除了展现千寻美好的一面,更深入而核心地呈现了另一个事实:千寻的孤独感。

固然她有着太多美好的品质,善良、坚韧、强大,可她却仍时时感受着内心的孤独。

影片中提到一个观点,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外星人来自不同的星球,哪怕是一家人、爱人、朋友。但在世界的某个地方,存在着和我们同一个星球的人,遇见了便是幸运。

其实用四个字形容就是:知己难寻。

千寻以此作为自己孤独感的来源,导演也试图凭借此来与银幕之外的观众达到共鸣。

一个人可以哪哪都好,可没有人敢否认他内心的孤独,毕竟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叶孤舟,在无垠的海上漂泊,等待靠岸的那一天。

再说千寻遇到的那些人。

影片中千寻所遇到的各色人物有一个共通点,几乎都是失意人物。

拾荒为生被小孩欺负不发一言的老人,被家庭氛围影响的失落女高中生,想上岸却被骗去钱财的失足女,无人管教的小男孩,和社会脱节的翘课女孩,离家出走多年的男青年······

我印象最深也是戏份最多的两个角色,是女高中生久仁子和小男孩小诚。

女高中生以一个偷窥者的形象登场,她总会从远处偷拍千寻。

起初我们对她偷拍的理由不得而知,直到见识她的家庭。

同样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,大部分家庭是其乐融融,可久仁子家的餐桌氛围用两个字形容却是冰冷与严肃。

两个女儿不发一言,母亲在一旁如仆人般,这个家中唯一有发言权的似乎只有父亲。

父亲用筷子夹起鱼片,发现蘸碟中没有酱油,便将筷子顿在空中。一旁的母亲看到,赶忙道歉并立即去厨房拿酱油。父亲也不说话,动作就停在那里,就干等着那女人给他倒好酱油,男女的家庭地位一目了然。

也难怪即使女儿和同学正在聚会,但凡父亲提早回家,母亲都会赶快发短信通知女儿,让她速速回家。

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的久仁子,遇见那般肆意自由活着的千寻,一见倾心自然可以理解。

与久仁子“圆满”的家庭相比,男孩小诚的监护人只有单身母亲,同样从一些细节可见小诚的生活状态。

母亲时常工作到很晚,家里摆放在高处的微波炉前,专门有一个小凳子供小诚踩上去热剩饭吃。

等到母亲回来,躺到儿子旁边一把拽过被子盖在自己身上沉沉睡去,突然身上一空的小诚也只能艰难钻进仅余的被盖下。

从这两场戏,足可见小诚的日常。

和久仁子和小诚一样,其余的人也都各有各的不如意。他们的不幸,大都源自于感情的缺失,尤以亲情为主。

由此再联想到本就亲情严重缺失的千寻,却那般温暖治愈他人,对比之下更受触动。

值得考究的是,遇到千寻的人,其所受到的治愈于他们而言,仅仅是治标而不治本。

拾荒老人因为千寻吃了饱饭,还被带去家里收拾得一干二净;两个同因家庭而不幸福女高中生在千寻的帮助下成为好友;小诚有人管了,失足女前同事也有了新的寄托······

表面上他们都因千寻的出现而缓解了当下的困境,可对问题的根本症结却无能为力,影片也并没有给出解决办法。

久仁子依旧还是活在那样一个男性沙文主义严重的家庭,小诚之后依旧会过着自己踩在板凳上热剩饭的生活,翘课的女高中生还是选择龟缩在自己的一方天地,离家出走的男青年仍和过去没有两样······

在残酷中寻找美好,可片刻的美好过后,继续面临残酷。

光影这次照进了现实。

我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被治愈,可电影结束回到现实的我们,境况仍与之前一般无二。

唯一值得庆幸的,是日后我们回想起这部影片时,还能回味与《千寻小姐》相识的两个小时美好而温暖。

编辑/重案组之虎

关键词: 有村架纯 性工作者 是枝裕和 女高中生